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大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09|回复: 0

陈丹:做出版人才培养的践行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8 12: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朋友】点击上面蓝色字“教育与出版”关注
【老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陈丹:做出版人才培养的践行者》
受访者/陈丹(北京印刷学院 新闻出版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采访者/白玫(《教育与出版》杂志记者)

记者:总体来看,您如何评价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的现状?
陈丹:21世纪,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愈加凸显。
随着我国出版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科技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形态不断创新,产业融合不断深化,尤其是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数字化技术带来了出版业生产方式、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等革命性的变化,加速了传统出版业的升级,为新时期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开拓了前所未有的新空间。
编辑出版学是以出版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出版业为中心,突出出版应用研究的学科。培养复合型出版专门人才,对于提高媒体创意和优质内容资源的生产和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型文化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编辑出版学专业高等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教育部201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八十余所本科院校开设编辑出版专业。2013年底,“全国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出版专业建设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专业规模、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队伍,我国目前各高校出版专业建设与其他专业相比都还比较薄弱。我国出版业现有的理论还缺乏完整的体系,大部分高校的编辑出版学和数字出版专业还缺乏指导和统一,出版专业的建设模式仍然处于探索之中。虽然目前我国在编辑出版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涵盖了编、印、发等各个出版流程,包括大专、本科、科学硕士、专业硕士在内的普通教育培养体系,但真正能适应出版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上还存在问题,体现在人才培养层次偏低,培养类型较少以及人才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不足等。
随着时代发展,行业和产业对新闻出版人才的需求变化迅速,特别是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出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发展,出版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出版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因此,大力培养复合型出版人才是适应出版业发展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印刷学院在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与实践?
陈丹:北京印刷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印刷出版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的本科高等学校,以培养“中国出版人”为己任,为出版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传统出版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校针对出版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不适应的状况,提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工、文、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为核心,以校企一体化的实践创新平台为基础,以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为支撑,以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机制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的出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效果明显。
(一)构建了覆盖出版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
将出版技术、出版文化、出版管理、出版艺术类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构建了覆盖出版全流程的课程体系,彰显了工、文、管、艺相互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同时,面对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在国内率先开办数字出版特色专业,以大出版的视角,突破按学科专业分块设置课程的壁垒,构建“出版技术+出版文化+出版管理+出版艺术”课程群。实现了多学科交叉、多领域知识融合,为出版行业培养了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彰显了出版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性和引领作用,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二)搭建与出版企业高度融合的、校企互动实践创新平台
依托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跨媒体出版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印刷博物馆等校内资源和平台,组建校内出版创新实践基地;与中国科技出版集团公司等大型出版企业联合建成了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引进电子工业出版社等知名出版企业到校合作共建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积极联系企业,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和优势,在人民邮电出版社等多家出版企业设立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协同互动的“双师工作站”,通过企业进课堂、课堂进企业双向互通联动,搭建了校内与校外,学校与企业互联共通的实践创新平台,使“订单式”、“产学研互动式”等人才培养方式落到了实处,开通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就业的“直通车”。
(三)打造了享誉出版界的“学院派”教师队伍
1.对外引进
首先,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面向社会,特别是从相关企业行业引进有第一线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且符合高职教师任职条件的中青年技术和管理人才,促进专任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另外,根据学校“为我所用而不为我所有”的思路,我们积极聘请出版学界和业界知名的管理者、学者或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并通过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与座谈会、开设相关研究生课程以及合作带研究生、共同开展科研课题等方式,加强他们与学校专任教师之间的交流。我校充分利用与出版业界的密切合作关系,聘请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韬奋基金会会长聂震宁担任新闻出版学院院长,聘请郝振省为我校数字出版与传媒研究院院长,魏玉山、敖然、肖东发等学界、业界精英担任兼职教授、兼职研究生导师。
2.对内培训
首先,鼓励现有教师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培训,如到校外做访问学者或参加短期课程培训等措施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相关教学需要。此外,还组织选派专任教师到合作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不断拓新其视野和观念。其三,通过政策引导和加强宣传,帮助专业教师正确认识专业实践的重要性,加大编辑出版教学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最后,我们正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培训、进修、深造和考核制度,督促并保证每位专业教师都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出版业快速发展的教学需求。

近年来,通过对外柔性引进与对内加大培养力度等措施,打造了由全国优秀教师、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出版企业高管、出版类行业协会理事长等组成的,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 “国家级”教师队伍,被誉为出版界的“学院派”,为解决教师队伍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知识单一等问题探索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四)建立具有印院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机制
在我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中,教学主体包括学校、企业还有行业协会,三方可密切配合,在同伙式的分工合作中共同完成编辑出版教学实践。

首先,我们重视并充分发挥企业在出版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企业作为高校培养的“产品”的接收者,可与高校一同成为办学的主体。他们可参与高校相关的课程开发、可对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的安排、培养方案的实施等发表建议,甚至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定制、定向培养。另外,企业还要承担高校出版的实践和培训工作,并提供相关的实践场所和培训教师。当然,作为回报,他们可以优先选取能够“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的学生。这种企业全程参与的办学模式实现了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作为一种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介机构,它在对行业和职业教育的了解和认识,对学校社会声誉的形成等方面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出版教育过程中,注意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在教学和职业培训等方面自觉接受其指导。
  
记者:这其中,编辑出版专业建设主要的创新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丹:第一,实践环节创新:学出版中做出版,以赛代练促成长。
依托教师和大学生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加入科研团队;结合行业前沿和专业课教学,带领学生参与模拟书制作、出版物策划设计和论证、出版业专项调查等出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未来编辑杯”、全国网络编辑技能大赛等赛事,以赛代练,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第二,培养模式创新:个性化与多层次培养相结合。

与出版企业、学术团体、政府部门的合作,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做兼职教授,推动“专家进课堂”,实行“双导师制”,因材施教,已形成“双证式”、“订单式”、“产学研互动式”等培养模式。针对出版业多样化人才需求,形成涵盖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培养了大量应用型出版人才。
第三,课程体系创新:特色突出、覆盖出版全流程。
已形成包括通识类、专业类课程,覆盖出版全流程的“出版技术、出版文化、出版艺术、出版管理”特色专业课程群。
  
记者: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收到了哪些反馈和效果?
陈丹:首先,教学质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通过应用本成果,我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我校编辑出版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近五年,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近十项,省部级项目四十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一百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一千多篇,部分标志性研究成果对出版业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目前,我校已基本形成覆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专科层面:版式编辑与校对专业,面向出版、印刷公司等单位生产一线,培养具有较好版式编辑基础,熟练掌握各类出版物校对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技术人才,已形成品牌;本科层面:以国家级特色专业编辑出版学为龙头专业,旨在培养在出版单位、发行部门、新闻机构等从事编辑策划、出版管理、发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被誉为出版界的“黄埔军校”,在“百度排名”中,我校出版专业排名位列第四,在北京市属高校中位列第一;研究生层面:1998年作为北京市第一批传播学硕士点,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以出版传播研究特色著称,目前拥有新闻出版学一级学科,以及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授权点,与清华大学共建出版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与全职教育相配合,我校还积极开展与业界、学界的深入交流合作,发展在职培训、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其中编辑出版专业二学位班、编辑出版学在职研究生班、新闻出版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出版企业专题培训班等广受欢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水平不断提高。

我校出版相关专业就业率在北京市高校都名列前茅,2010年获批“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毕业生中有多人考取国内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重点高校研究生或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际院校留学,更有大批学生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华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各类新闻出版单位就业,在出版业界已形成“北印派”。部分优秀毕业生目前已经成长为出版社社长、主编和高级骨干人才,部分则成长为专业博士、大学教师,在实践和科研方面多有建树。
其次,专业影响力提升,推动出版学科发展。
我校编辑出版相关专业自1995年设立以来(当时为图书出版发行学本科专业),经过19年的发展,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已成为创办较早,师生规模较大(每年我校出版相关专业招生接近二百人,专业师资队伍超过60人),学科属性明显(我校是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单位),专业类型丰富(包括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出版管理、印刷包装、出版物成本核算、发行营销等专业及方向)且特色鲜明,覆盖出版全流程的出版专业群(涵盖出版技术、出版文化、出版艺术、出版管理等)。在国内,我校出版专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我校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等专业培养方案已被全国多所高校采用或借鉴;《出版社经营管理》《西方出版物市场营销》《西方版权沿革与贸易》等教材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奖。
另外,我校利用在“全国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担任秘书长单位、 “全国高校数字出版教育教学联盟”担任组长单位的有利条件,建立起与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同类专业校系的常规联系,并推进教学和研究的深度合作。
通过与国外相关高校(美、英、日、韩等国)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建立互动机制,例如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UC)、英国龙比亚大学以及美国佩斯大学等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形成学分互认、学生互换,开展各种培训等形成“合作互惠”的对外交流机制,在出版专业在国外也具有较高的认知度。
近年来通过主持“数字出版内容国际传播平台应用示范及评估系统”、“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数字出版产业创新模式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研究成果在学界和业界引起广泛影响。
近年来,我校主办、承办或协办“全国网络编辑技能大赛”、 “未来编辑杯”、“全国版权征文”等新闻出版领域全国重大赛事多项,并与原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大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韬奋基金会等重要学术重镇合作主办诸多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已形成出版领域重要的“学院派声音”。
再次,服务社会能力增强,引领出版行业发展。

我校多位教授在中国出版协会、中国编辑学会、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全国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653工程”专家委员会等担任重要职位,积极为全国,特别是首都出版业发展贡献力量。
我校近年来已形成的“北京印刷史研究”“编辑出版学研究进展”、《共和国期刊60年》、“中国出版业网站建设评价标准及其应用”、“我国畅销书排行榜发布机制研究”等一批应用性研究成果已获得业界、学界专家认可,《中国期刊发展报告No2—区域发展与类群分析》《中国印刷业发展研究报告》等研究专著,也获得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以及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并已转化应用于出版理论与实践,为出版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作用。“中国出版历史与文化”、“数字出版辞典”等特色资源面向社会发布,受益人数达万人。
另外,我校还充分利用学术机构中立性、权威性的身份和优势,积极参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等机构组织的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引领行业发展。
记者:在新媒体时代,出版行业十分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那么结合实际来谈,您如何理解复合型人才的具体含义?北京印刷学院复合型出版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怎样的?
陈丹:根据现代传播的发展特点和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复合型出版专业人才要构筑的主要核心能力包括:对海量信息的发现能力;对优质内容的策划与整合能力;对优质内容的经营管理与运作能力;对跨媒体出版技术的运用能力。
根据目前社会对复合型出版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我校出版专业已形成如下的专业定位:以出版技术为工具,以优质内容的创意表达为手段,以出版内容的开发与经营管理为重点培养出版产业需要的出版编辑专门人才。其中以内容信息的有效表达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对内容的编辑、创意表达与运维的能力。
根据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实践经验,我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已初步形成如下几种培养模式。
1.“双证制”培养模式
学生在学习期间按照学校的教育计划,毕业时拿到学校发给的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岗位的证书。目前,我们鼓励出版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参加诸如“出版职业资格考试”、“网络编辑资格考试”等培训及考试鉴定。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岗位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了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竞争力,也减少了企业对毕业生上岗前的二次培训,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
2.“订单式”培养模式
在企业需求的前提下,企业与学校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确定培养方向,组织教学,设置课程、甚至确定教师。这种培养模式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可实现人才数量、质量上的按需培养。培养过程中校企的双向互动,使学生真正适应企业、行业的需求,从而实现就业上的精确定向。目前,我们正在尝试与一些著名的出版企业或机构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其量体裁衣,“个性化定制”出版人才,这样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和创新性,在更好地满足企业需要的同时,也促进了毕业生充分就业,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3.“3+1”培养模式
学生3年在校内学习,1年在企业实习实训,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我们与多家著名出版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在大学学习的最后一年,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安排学生到相关的实际岗位进行实践学习,期间学校与企业单位共同安排和监督学生的实习内容与计划,学生经过前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再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实践训练,拓宽其视野,获取丰富的直接经验。这种模式使学生熟悉用人单位的生产或经营实际,对用人单位自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4.“教研结合”培养模式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积极探索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在出版专业建设中,效仿研究生培养,积极推行“教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本科层面的“导师制”,选择部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本专业教师,鼓励其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研究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并在导师的辅导下,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还注意将相关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的教学中,并注重相关科研成果的开发与推广。
作为出版人才培养的的践行者,我们将继续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建设品牌专业的标准要求,密切关注社会需求,与相关政府部门、用人企业和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通过不断调整并优化相关的课程体系,探索并实践的教学模式,引进并培养优秀教师,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构建适应出版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出版人才培养体系,力争为我国出版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素养,同时还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出版人才。



解读教育重点热点难点,
寻求教育教材改革发展规律与方法
适应教育出版发展需求,
搭建治学之道与教材出版传播平台


杂志每月一期,每期12元,全年定价144元  
订阅服务热线:010-88362798(可索取样刊)

如何订阅《教育与出版》
方式一:上门收订:仅限北京五环以内地区
方式二:银行汇款:开户行:工行太平桥支行
户名:新华书店总店
账号:0200020319020508721
方式三:邮局汇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院7号楼2层
邮编:100037     收款人:新华书目报

扫一扫,添加《教育与出版》杂志微信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88362160
广告热线:010-88361669
网    址:www.jiaocaichina.com
邮    件:jiaoyuyuchuban@163.com
官方微博:教育与出版 http://weibo.com/jyycb
地    址:北京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7号楼2层
邮    编:10003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mysuibe.com ( 沪ICP备06058577号

GMT+8, 2024-3-29 05:27 , Processed in 1.1787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